當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目光聚焦于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沛嘉醫療用一場干貨滿滿的開放日,向市場展示了中國企業的硬核實力。近日,沛嘉醫療在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全球總部舉辦年度開放日活動,吸引了超150名投資人及分析師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歷程。
從瓣膜病介入到神經介入,從產品迭代到全球布局,多年來,沛嘉醫療以“至善盡心敬畏生命”為理念,持續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突破技術壁壘。尤其是公司上市五年來,無論在收入增長、產品商業化,還是在研管線推進方面,均向資本市場交出了傲人答卷,2024年,沛嘉醫療神經介入業務已率先實現分部盈利。
在瓣膜病介入治療領域,沛嘉醫療通過梯隊化、差異化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產品矩陣,短短四年躍居國內行業前列。其已上市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產品在國內經股動脈TAVR市場的市占率從2021年不足5%,穩步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5%以上;2025年一季度,Taurus系列TAVR系統單季度植入量首破千臺,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在神經介入領域,沛嘉醫療同樣表現亮眼。2024年,該業務分部收入達3.56億元,同比增長39.1%,不僅首次盈利,更貢獻正向現金流。依托集采政策機遇與精益管理,沛嘉醫療的神經介入核心產品市場份額持續領先,明星產品DCwire微導絲上市首年即斬獲5%市場份額,打破外資壟斷,預計2025年市場份額將突破10%。
在研產品進展成為本次開放日焦點。瓣膜病介入領域,沛嘉醫療計劃1-2年內推出三款重磅產品,包括全球首創經導管入路主動脈瓣反流(AR)治療方案TaurusTrio,瞄準瓣膜耐久性提升的TaurusNXT,以及心臟二尖瓣修復產品GeminiOne。其中,TaurusTrio針對我國龐大的AR患者群體,已完成上市前臨床并提交注冊申請。據悉,單純AR患者數量為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2倍,近半數未獲有效治療,TaurusTrio預計2025年底至2026年初獲批,屆時將填補國內臨床空白。
長期規劃中,公司擬在3-5年內拓展至二尖瓣置換、三尖瓣置換與修復及機器人輔助TAVR等領域,構建圍瓣膜病全生態系統。在高分子瓣葉研發上,沛嘉醫療已完成4億次加速疲勞測試及動物實驗驗證,并與國際材料巨頭帝斯曼-芬美意達成合作,共同探索下一代高分子瓣膜解決方案,有望突破傳統生物瓣膜壽命限制。
前沿技術方面,公司的三尖瓣置換系統MonarQ已在歐美完成13例同情救治病例,全球可行性研究穩步推進;ReachTactileTAVR手術機器人上半年完成首例臨床應用,可輔助90%關鍵操作,降低醫生輻射暴露并提升手術精準度;沖擊波鈣化重構系統在二尖瓣狹窄領域的海外研究成果獲國際認可,為鈣化性瓣膜病提供“介入非植入”新方案。
作為園區培育的生物醫藥領軍企業代表,沛嘉醫療的快速發展印證了園區在生物醫藥及大健康領域的創新生態優勢。從自主研發到全球布局,沛嘉醫療正以扎實的創新步伐,向世界展示“園區智造”的硬核實力。展望未來,沛嘉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一表示,沛嘉醫療在持續突破瓣膜耐久性與科技賦能的同時,將大力推動全球領先技術的國際注冊與商業化進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以全球視野譜寫增長新篇章。
編輯 唐曉雯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