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文明“十”刻傳……今年夏天,隨著“潔凈家園日”集中實踐活動的推進,蘇州工業園區文明實踐持續升溫。家園更美麗、城市更文明的美好期待正變為最日常、最鮮活的幸福實景。
共建共享,奏響全民參與主旋律
“潔凈家園日”是為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增強群眾文明共識而開展的環境衛生大掃除實踐活動,也是園區落實文明實踐凈美城市行動的最重要抓手。今年7月起,園區將每月的第一個周六設為“潔凈家園日”,常態化開展集中志愿服務活動,匯聚多元合力,共同美化凈化城市環境。
為扎實做好“潔凈家園日”集中實踐活動,園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平臺上進行活動發布和志愿者征集,通過共建聯動,構建起黨工委領導掛鉤參與,機關干部常態化下沉,社區工作者、居民志愿者、商戶多元服務的志愿網絡,園區167個社區也“同頻共振”,持續營造活動聲勢,吸引更多志愿者和市民參加。
在斜塘街道藺坊社區里,一支由商務區文明志愿者、小區物業、熱心居民等組成的凈美小分隊穿梭在社區主干道和居民樓之間,將掩藏在綠化帶身處、樓底屋角的紙屑、煙蒂一一清理,還將違停車輛送進車棚。參與服務的居民志愿者孫女士表示:“社區是大家共同的家,攜手同行才能營造更美的環境。后續我會持續參與,并用熟人身份影響社區鄰里,引導大家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文明,凈美家園!”
以共建為紐帶,以共享為目標,“潔凈家園日”集中實踐活動充分整合文明實踐資源,凝聚多元主體合力,讓大家化“被動”為“主動”,化作最美的音符,融入到提升環境品質的主旋律里。
聚焦重點,譜寫城市治理新樂章
9月第一個周六的上午,來自機關、社區的凈美志愿者走進婁葑街道臨芳苑社區的高層住宅忙碌起來。他們逐層巡檢,對居民擱置在公共空間的廢棄大件垃圾進行集中清運。隨著或沉重、或易扎手的大件垃圾被清出樓道,樓下的爺爺奶奶口中說著感謝,臉上漾出越發開心的笑容。
臨芳苑是園區建成較早的動遷小區之一,居住著相當數量的老人,家中大件更新清運不便。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居民此類實際需求,社區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巡樓宣傳,告知居民大件垃圾可致電物業清運,或暫放指定區域,由物業或志愿者定期清理,確保常清常凈!如今居民也與社區形成默契,養成凈美樓道的好“習慣”。
金雞湖街道的“潔凈家園日”,則結合轄區商貿載體多的特色,聚焦商業街區、農貿市場等,持續開展違停車輛規范停放、占道經營規勸搬離等行動,同時依托“百場活動入圈”項目,廣泛開展《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宣教,以精準服務促進商戶和經營者的文明習慣養成,進而實現“門前凈”帶動“街區美”的治理提升。
事實上,大件垃圾清運、商業街區治理只是系列活動的部分縮影。在“潔凈家園日”集中實踐活動中,園區全面動員、積極引導,持續深化文明細胞工程,扎實推進“垃圾不落地”、家園凈美等專項行動,在城市深度SPA中推動文明實踐凈美城市行動落地見效,讓城市“里子”問題有效治理,城市“面子”更加文明凈美。
從“被動”到“主動”,從“偶然”到“習慣”,園區通過全覆蓋、常態化推進“潔凈家園日”活動,持續在全區傳播文明新風尚,鼓勵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共同營造潔凈文明的社會氛圍。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已有超過500名機關志愿者參與“潔凈家園日”服務,超過6000名居民志愿者、熱心居民、愛心商戶主動融入,累計開展志愿巡查600余次、清理衛生死角超過1000處、清理樓道9000余個、處置“僵尸車”超過500輛,拖移擺放亂停電動車2500余輛、清理小廣告超過3000處,發放各類宣傳單頁1萬余份。如今,文明實踐凈美城市的清風吹拂園區的大街小巷,社區樓道、商業街區煥然一新!
編輯 顧雅芳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