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
7月20日晚,在蘇州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的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七輪比賽中,蘇州隊主場4比0力克鎮江隊,現場32169名球迷享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足球盛宴。
足球的熱情不僅洋溢在專業賽場,也滲透在城市各個角落。與體育中心僅一街之隔的蘇州市運河體育公園內,籠式足球場燈火通明,足球愛好者們同樣馳騁綠茵,懷揣著足球夢想的少年們在此刻苦訓練。
“走,踢球去!”這個夏天,“蘇超”的熱潮讓踢球成為新時尚,綠茵場變得炙手可熱。從專業賽場到街頭巷尾,從湖畔“夢工廠”到樓頂“云球場”……作為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蘇州的足球“家底”殷實——全市已建成各類足球場地1613片,平均每萬人擁有1.24片,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過“足”癮。
專業球場見證硬核實力
提及蘇州的足球場,昆山奧體中心無疑是那顆最璀璨的明珠。6月29日,激動人心的“蘇揚之戰”在此打響,大部分觀眾首次踏入這座江蘇唯一滿足國際足聯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
燈光如晝,聲浪如潮,坐在無跑道設計的球場,觀眾與草坪的距離縮短至10米以內,每一次歡呼都仿佛能直接點燃賽場激情。“沒有跑道,是專業足球場與普通體育場的最大區別?!崩ド轿纳搪眉瘓F相關負責人趙飛介紹,不僅如此,昆山奧體中心體育場看臺的傾角更大,配合4.5萬個全視野覆蓋的座椅,為球迷帶來極具沖擊力與沉浸感的觀賽體驗。
專業球場的硬核實力更在看不見的地方:昆山奧體中心配備智能草坪系統,集成了地下通風與精準灌溉網絡,時刻守護草皮的最佳狀態。即便遭遇暴雨突襲,隱藏在草坪下的FIFA標準“隱形水利工程”,亦可迅速排干積水,確保賽事順暢進行。
坐落于運河之畔的蘇州市體育中心,承載著無數蘇州市民的美好記憶。歷經一年的精心改造,這座擁有20多年歷史的場館于去年7月煥新歸來?!坝布希?、跑道、燈光等設施全面升級;軟件上,場館更嵌入了‘智慧大腦’?!碧K州市體育實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蔣春說,依托互聯網、數字孿生、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場館內所有設備均可通過統一平臺實現智能監測與操控。
目前,蘇州已建成蘇州市體育中心、蘇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常熟市體育中心、昆山市體育中心、昆山奧體中心5座具備舉辦國際A級賽事能力的足球場。專業賽場的打造,不僅為蘇州承接中超聯賽、足協杯賽、世界杯預選賽等高規格賽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向世人彰顯了這座城市發展足球的決心與實力。
家門口的“幸福地標”
“蘇超”的爆火,印證了足球是一項需要底層土壤養分的運動。
那么,當全民的足球熱情被點燃,很多人不禁要問:專業球場有門檻,我們普通老百姓去哪踢球呢?在蘇州,這根本不是問題!城市“黃金角”、湖畔“夢工廠”、樓頂“云球場”……這些散落在城鄉各處的足球場,成為足球愛好者們觸手可及的“幸福地標”。
記者從蘇州市體育局了解到,目前蘇州已建成各類足球場地1613片,平均每萬人擁有1.24片,“推窗見綠,出門踢球”已成為現實圖景。
“湖畔踢球太愜意了!場地新、草皮好,湖風拂面,身心舒暢!”蘇州市民陳宇翔經常打卡陽澄湖半島足球公園,約上三五好友周末踢球,享受運動與友情的快樂。這個公園去年5月開園,坐擁5片國內最高標準的濱水天然草足球場,其中4片11人制、1片8人制。據公園運營負責人介紹,公園的年接待量近20萬人次,目前已承接“新建元2034杯”第四屆小學生足球大會(U12)總決賽、足球小將冠軍邀請賽、蘇州市青少年足球聯賽(U系列)等超千場賽事。如今,這片公園不僅是休閑健身的熱門地,更成為了青少年足球的“夢工廠”。
陽澄湖半島足球公園是蘇州促進“體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切片。觀察最新發布的蘇州市公園綠地足球地圖,張家港沙洲湖公園、常熟琴川城市公園、相城區潤益巷體育公園、姑蘇區東園等50個公園綠地內的球場匯集一圖,涵蓋5人制、7人制、8人制、11人制、非標準型等多種規格的足球場,讓市民在綠意盎然中暢享足球之樂。
面對日益緊張的城市空間,蘇州展現出“見縫插針”的智慧,將碎片化空間轉化為綠茵場,廢棄廠房、樓宇間隙、橋下空間、社區閑置地等紛紛蝶變。高新區文創園樓頂的“云球場”傲然佇立;位于吳江區的蘇州灣體育中心籠式球場點亮夜色;太倉沙溪鎮涂松村的足球場免費向村民開放……從城市到農村,從中心到邊角,蘇州的足球氛圍層層滲透,讓草根足球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校園足球場也深度融入全民健身網絡。市民輕點手機,打開“蘇周到”APP中的“學校體育場預約”板塊,蘇州85所中小學校足球場信息一目了然,輕松實現一鍵預約,提升了公共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市民的健身便利性。
托舉城市綠茵夢
夏日的太湖畔,風光旖旎。走進蘇州市太湖足球運動中心,綠茵場上躍動著矯健的身影——奔跑、過人、傳球、射門,汗水在夕陽下揮灑。“眼前連片的高規格球場,有效解決了訓練場地的問題?!碧K州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建軍感慨道。這里目前也是“蘇超”蘇州隊球員的集訓大本營。
據王建軍介紹,這座中心共擁有9片標準11人制足球場,同時配套運動康復中心,可以滿足不同級別球隊的訓練比賽需求,已成為中國男女足國家隊和各職業球隊重要的轉訓基地,成功吸引中國足協男女足青訓中心、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青少年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蘇州)等落戶。
完善的青訓體系與充足的高水平場地,都是托舉城市足球夢想的基石。為此,蘇州印發《蘇州市足球改革發展和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2024—2027年)》,明確將場地設施提質列入“八大工程”。
聚焦加大場地設施供給,蘇州將持續推進城市足球場地建設,充分利用規劃用地、閑置用地、公園綠地、路橋附屬用地以及廠房、建筑屋頂等空間資源,新改建一批足球場地,加快推進公園嵌入式體育設施建設,同時通過“蘇周到”平臺發布全市足球場地電子地圖。此外,蘇州將推動更多校園足球場地對外開放,鼓勵支持更多學校通過硬件改造、加強安保力量等方式滿足開放條件,深化資源共享。
場地為基,賽事為媒,青訓為核,全民為本。在這片江南水鄉的足球熱土上,蘇州正以久久為功的扎實行動,書寫高質量推進足球改革發展和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新篇章。
當青草的芬芳隨風彌漫,當球場上回蕩著人們追逐足球的歡聲笑語,遍布蘇州城鄉的千余片綠茵場所托舉的,不僅是足球基礎設施的廣度,更是一座城市從草根熱愛到競技巔峰的高度。
本報記者 張珺
《新華日報》2025年7月25日SZ01版